闹羊花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尼泊尔圣河边轮回中的露天火葬
TUhjnbcbe - 2020/6/3 12:40:00
白癜风会遗传吗

?尼泊尔旅行

Nepal_trip

尼泊尔不丹第一华文自媒体

尼泊尔旅行"活着,是一场盛大庄严的旅行"

你问灵*安息于何处? 

——看那袅绕地,袅绕地升上去的青烟。

加德满都的帕斯帕提纳神庙Pashupatinath是尼泊尔规模最大的印度教神庙,位于有“小恒河”之称的巴格马蒂河畔,是印度教徒肉体的最终归宿。我们一般都称为“烧尸庙”,但这种叫法似乎不太礼貌,烧尸更是让人惊秫,应该称为“火葬”。庙对岸的一排林迦,宛若天国,俯视烟雾升腾的“下界”。

叶凉:帕斯帕提纳是世界文化遗产,印度教中最重要的四座湿婆(帕斯帕提是湿婆的化身)圣庙之一,也是最重要的帕斯帕提纳神庙。火葬仪式梵文中叫荼毗。

让我吃惊的不只是这条河的环境,而是河边不乏洗澡、洗菜及在对岸的圆台上就餐及热恋的年轻人。几个小孩在河里游泳玩耍,他们不惧怕死人,也不信邪气附体,真是不可思议。这就是神奇的尼泊尔。

叶凉:在圣河中沐浴是神圣的仪式,他们还会喝河水。

按照习俗,丧亲家庭的男子会在河边剃去头发。据说来年还要到这条河上洗浴。

叶凉:不是剃光,背后会留一小撮。

祭司将亡者的长子头发剃光后,长子步入河中,以河水沐浴净身,整个火葬仪式才算大功告成。

叶凉:这也是为什么印度教家庭一定要有儿子。

这里是许多外国游客必访之地,也是许多人不愿甚至不敢长久伫足之处。在这里允许拍照。下面的照片是平民使用的火葬台。

叶凉:火葬时拍照只能在河对面,进入火葬区域拍摄仪式是极其无礼的行为!!!

多年来,络绎不绝的印度教徒来到“烧尸庙”,朝拜他们心中伟大的湿婆神。一代代尼泊尔人也在这里告别人世,在庙前河畔的一堆堆火焰上化作缕缕青烟,其独特的露天火葬,令不少游客感到惊讶、震感和纠结。对印度教教徒而言,身体只是让灵*、神灵攀附的工具。人死了,灵*离开了肉体,肉体就变成极不重要的臭皮囊。要将此臭皮囊予以火化,才能促使灵*、意识不再拘泥于此形骸,迅速地超脱,脱离现实世界,到另一个世界。在印度,火葬仪式不对外开放,不可拍照;在尼泊尔,火葬不但对外开放,而且人多得像是办嘉年华会,游客穿梭其间,取景摄影。

巴格马蒂河是尼泊尔人生命流转的渡口,在尼泊尔人心目中它是最圣洁的河,因为它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往南流入印度的恒河。在现场甚至哭的人都很少,参与的人看起来都比较平静,围观的人有当地人,也有许多西方游客,真正不平静的倒是我们。同为地球人,怎会有这么不一样的归宿!信奉印度教旁支兴都教的巴里岛人,甚至有庆祝死亡的习俗。

叶凉:如果你相信亲人只是进入了更高的生命形态,悲伤自然会少很多。

站在巴格马蒂河边,看着肉身在烈焰中逐渐消失,看着一个生命随缕缕青烟升起,都会有一种特别的感受,体会着生死的含义。在这里,猴子、牛、狗都自由出入,看着人间的这一切,他们悠然自得。

荷枪实弹的*人也在现场维持秩序。

亲属们在*丝绸裹好的尸体周围放上鲜花制成的花环和香料。火葬台分为三类,下游是火葬普通百姓的。上游有一个有钱人的专用火葬台,最上游是专供王室贵族用的火葬台。

尸体焚化的过程是这样的,首先,放在担架上,抬到巴格马蒂河的斜坡道,让死者的双脚碰触河水,用河水净身,洗净前生的罪孽。然后将死者衣服全部脱掉,扔到河内。接着其亲属们抱起死者,顺时针绕火葬台木垛三圈,置于木垛上。使用的是带有特殊香味的木材,所有的木头码放成“井”字,用公斤木材垒5层高。点火是由儿子来负责的,所以如果尼泊尔人没有儿子的话就似乎是件很悲惨的事情。

如果没有儿子,只有找兄弟的儿子来替代了。亲人则在一旁诵经祈祷。这种火化方式通常需要大约3个半小时,尸体才会烧成灰烬。尸体燃烧后化成灰,和残留的木炭一起冲入巴格马蒂河,顺流而下,随波逐流而去,流往他们心中的圣河——恒河。

逝者的衣服全剥了,光溜溜地来到世间,又光溜溜地离开世界。干干净净不带走一根草一文钱一片云,来去匆匆,宇宙过客,回归自然。

逝者如斯夫,随波逐流......

活着,尽情享受美好世界,别留遗憾......我们都是生活的亲历者,也是围观者,最后,都以不同的方式进入梦想的极乐世界!

苦行僧注视着河对岸发生的一切,他们一定知道,那就是未来的归宿!

叶凉:其实苦行僧是土葬而不是火葬的,因为他们已经消除了罪孽。

图文作者:登围墙(邓伟强)

1
查看完整版本: 尼泊尔圣河边轮回中的露天火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