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就要过年了,我们可以给孩子讲讲,古代文人过年的一种调调——
岁朝清供。
“岁朝”意为大年初一,“清供”是在室内放置供观赏的物品。
“供”有供奉之意,透着尊重和寄托。“清”意味着散淡和纯粹,是趣味也是境界。
一个佛手、两茎残荷、几枝红梅、数尾朱鱼(金鱼)、一盆水仙……皆可清供。
清恽寿平《水仙图》
细品这“清”字,也带着奢侈,在于搜求的苦心与摆放的考究。与经济水平无关,需要的是闲情和雅趣,去创作和审美。
鲜花插瓶也是清供的方式,不必拘泥市场上的品种。古人对于入清供之花,并无一定之规,随心所欲,妙手可得。
如果摆腻了百合、玫瑰或者桔梗、绣球,可以试试牡丹、杏花、杜鹃、山茶,乃至于一丛芦苇、一束蒲草,既复古又新奇。
东西要少,姿势要妙,留白很重要。如果有清香,更添韵致。
佛手最多一两只,与龙泉青瓷或德化白瓷相配,衬出娇*。现代人用简单的玻璃盘,感觉也对路。
佛手、蜜桔、橙子、香椽等柑橘类水果,自带清新气息,古代称之为闻果。宋代有诗云“曲屏深幔绿橙香”,用于清供甚佳。柠檬虽说是外来货,放几个在案头也不错。闻闻香,供完了还可以泡茶。
清供也讲贴合时令,就地取材。春天供盆幽谷兰,夏天放个红石榴,秋天采茎枯莲蓬,冬日剪枝蜡梅花。
腊月和正月,正是蜡梅开放时。蜡梅形若蜜蜡,馨香满屋,最耐养,干了后亦可放置数月。
本来应该供个佛手的,图方便,就拿自己家吃的“春见”(俗称粑粑柑)摆到桌子上,看上去也不违和。
若嫌蜡梅过素,可与结满珊瑚红浆果的南天竹相配,一道插瓶。*花、红果、绿叶,明媚不少。
过年,用红梅插瓶,更添热烈。这古典的喜庆,是有节制的,幸福绵长。
《红楼梦》第五十回,写宝琴踏雪寻梅,像一幅画卷。
一看四面,粉妆银砌,忽见宝琴披着凫靥裘,站在山坡背后遥等,身后一个丫鬟,抱着一瓶红梅。
而宝玉这个富贵闲人,最喜热闹,则是无事也要忙三分:
宝玉笑向宝钗黛玉等道:“我才又到了栊翠庵,妙玉竟每人送你们一枝梅花,我已经打发人送去了。”众人都笑说:“多谢你费心。”
古人用梅花插瓶,非常讲究姿态。
明代王圻在《三才图会》中说,梅有四贵:贵稀不贵繁,贵老不贵嫩,贵瘦不贵肥,贵含不贵开。
《影梅庵忆语》中,记载了董小宛在制作岁朝清供时的苦心。她在梅花含蕊未开时,看枝条的横斜与案几花瓶是否搭配,年前先将梅枝修剪合宜,过年时再将其剪下供入瓶中。
宋李唐《策杖探梅图》
香味最清,还数水仙的冰肌玉骨。提前十几天买几个蒜头,放入清水中,正好在春节期间开放。
《长物志》里记载,水仙二种,单瓣者佳。冬月宜多植,但其性不耐寒,取极佳者移盆益,置几案间。次者杂植松竹之下,或古梅奇石间,更雅。
清供,不只是文人的调调,任何人只要有心,亦可得此真趣。
汪曾祺在《岁朝清供》一文中写道:
曾见一幅旧画,一间茅屋,一个老者手捧一个瓦罐,内插梅花一枝,正要放到案上,题曰:山家除夕无他事,插了梅花便过年。这才真是岁朝清供。
这是何等潇洒!
在春节即将到来之际,也和孩子讲讲:
对于岁月恩赐,乐天达观、随缘珍重的生活态度,就是最好的清供。
明天就是除夕了,我携花生提前给大家拜个年,祝你和家人新春吉祥,平安喜乐,万事如意!
相关阅读过年了,孩子却一点儿也不兴奋……
吃吃喝喝也是语文训练
披露我家孩子3个写作小技巧,超好用,提升肉眼可见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