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是否传染用什么药 http://m.39.net/pf/a_5053106.html《筆史》,清代梁同書著。非煙據清光绪杭州许氏榆园叢刻本點校。梁同書[-年],清浙江錢塘人,字元穎,晚號山舟,自署不翁、新吾長翁。梁詩正子。乾隆十二年舉人,十七年特賜進士,授編修。累遷侍講,以憂歸,不復仕。工書法,少學顏、柳,中年用米法,七十後愈臻變化,純任自然,為當世獨絕。有《頻羅庵遺集》、《集杜》、《直語補證》等。[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筆之始
《法苑珠林》二十五卷:昔過去久遠阿僧祗劫,有仙人名最勝,不惜身命,剝皮為紙,刺血為墨,析骨為筆,為眾生故。
成公綏《棄故筆賦》:『有倉頡之奇生,列四目而並明。乃發慮於書契,採秋豪之穎芒,加膠漆之綢繆,結三束而五重,建犀角之元管,屬象齒於纖鋒。』是筆始於倉頡也。
《物原》:虞舜造筆,以漆書於方簡。
《困學紀聞》引《御覽》太公《筆銘》曰:豪毛茂茂,陷水可脫,陷文不活。
《尚書中侯》云:元龜負圖出,周公援筆以寫之。
《援神契》云:『孔子作《孝經》,簪縹筆。』又:『絕筆於獲麟。』
《曲禮》:史載筆。
《詩》:彤管有煒。
《爾雅》:『不律謂之筆。』《說文》:『筆,所以書也。楚謂之聿,吳謂之不律,燕謂之弗,秦謂之筆。』
《莊子》:畫者吮筆和墨。
《博物志》:『蒙恬造筆。』《初學記》:『秦之前已有筆矣,恬更為之損益耳。』
《韓詩外傳》:周舍為趙簡子臣,墨筆操牘,從君之後,伺君過而書之。
《淮南?本經訓》:『蒼頡作書,*夜哭。』高誘注以為『*或作兔。兔恐見取豪作筆,害及其軀,故夜哭』。
崔豹《古今注》云:白筆,古珥之遺象也。腰帶劍首珥筆,示君子文武之備焉。
身命,剝皮為紙,刺血為墨,析骨為筆,為眾生故。
成公綏《棄故筆賦》:『有倉頡之奇生,列四目而並明。乃發慮於書契,採秋豪之穎芒,加膠漆之綢繆,結三束而五重,建犀角之元管,屬象齒於纖鋒。』是筆始於倉頡也。
《物原》:虞舜造筆,以漆書於方簡。
《困學紀聞》引《御覽》太公《筆銘》曰:豪毛茂茂,陷水可脫,陷文不活。
《尚書中侯》云:元龜負圖出,周公援筆以寫之。
《援神契》云:『孔子作《孝經》,簪縹筆。』又:『絕筆於獲麟。』
《曲禮》:史載筆。
《詩》:彤管有煒。
《爾雅》:『不律謂之筆。』《說文》:『筆,所以書也。楚謂之聿,吳謂之不律,燕謂之弗,秦謂之筆。』
《莊子》:畫者吮筆和墨。
《博物志》:『蒙恬造筆。』《初學記》:『秦之前已有筆矣,恬更為之損益耳。』
《韓詩外傳》:周舍為趙簡子臣,墨筆操牘,從君之後,伺君過而書之。
《淮南?本經訓》:『蒼頡作書,*夜哭。』高誘注以為『*或作兔。兔恐見取豪作筆,害及其軀,故夜哭』。
崔豹《古今注》云:白筆,古珥之遺象也。腰帶劍首珥筆,示君子文武之備焉。
筆之料
兔豪出宣州溧水縣中山,在縣東南一十五里,製筆精妙。見《元和郡縣誌》二十八卷。右軍《筆經》云:『中山兔肥豪長,故可用。』
青豪
紫豪顏師古《隋遺錄》:『張麗華試東郭?紫豪筆,答江令「璧月」句。』段公路《北戶錄》:『宣城歲貢青豪六兩,紫豪三兩。』白樂天詩:『每歲宣城進筆時,紫豪之價如金貴。』又云:『宣城石上有老兔,食竹飲泉生紫豪。』
羊鬚《天中記》:陶隱居用羊鬚筆,封丹鼎。
羊毛天下獨出嘉興,硤石為第一,秀水等縣次之,嘉善、海鹽皆不佳。
青羊《樹萱錄》:番禺諸郡,多以青羊毛為筆。
黃羊西北之境有黃羊。西夏有國時,嘗取其尾豪為筆。錢少詹大昕說。
鹿毛、馬縞《中華古今注》:『蒙恬始作秦筆耳。以柘木為管,鹿毛為柱,羊毛為被,所謂蒼豪,非兔豪竹管也。』晉王隱《筆銘》:『豈其作筆,必兔之豪。調和難禿,亦有鹿毛。』張華用鹿毛筆。《地理志》:『蘄州土貢鹿毛筆。』
麝毛
狸毛鄭虔謂麝毛一管,可書四十張,狸毛八十張。《朝野僉載》:『歐陽通筆,用狸毛為心,覆以秋兔豪。』《樹萱錄》:『番禺諸郡為筆,或用麝毛、狸毛。』
鼠鬚《法書要錄》:『右軍寫《蘭亭序》以鼠鬚筆。』《世說》:『右軍得筆法于白雲先生遺之鼠鬚筆。』又云:『鍾繇、張芝皆用鼠鬚筆。』《歸田錄》:『蔡君謨為永叔寫《集古目錄序》,歐以鼠鬚栗尾筆為潤筆。』
虎僕見《博物志》、李日華《六研齋二筆》云:『皇甫松賦:「書抽虎僕。」虎僕者,小獸,狀似狸,善緣樹,皮毛斑蔚如豹。取其尾毳縛筆,最健。即九節狸也。』
虎毛《雲仙雜記》:有僦馬生甚貧,遇人與虎毛紅筦筆一枝,曰:『所需但呵筆,即得之。』
?蛉《廣志》:?蛉、鼠毛,可以為筆。
豐狐
龍筋
猩猩
狼豪文□《披沙記》:『筆有豐狐、?蛉、龍筋,虎僕及猩猩毛、狼豪。雖奇品,而醇正得宜,不及中山兔豪。』《考槃餘事》:『朝鮮有狼尾筆,亦佳。』
石鼠出蜀,毛可作筆。見《廣韻》『??』字注。
貂鼠明臧晉叔以貂鼠令工製筆,圓勁,稍覺肥笨。
狨毛
獺毛二種見山谷《筆說》。
鵝毛白香山《渭村退居》詩:對秉鵝毛筆,俱含雞舌香。
鴨毛鴨毛筆,見《北戶錄》。
雞毛
雉毛《博物志》:『山嶺外少兔,以雞雉毛亦妙。』《樹萱錄》:『番禺諸郡為筆,或用山雉、豐狐之豪。』陳眉公《妮古錄》:『宋時有雞毛筆、檀心筆。』檀心,不知何物。
雞距白香山《雞距筆賦》:『足之健者有雞足,毛之勁者有兔毛。就足之中奮發者利距,在毛之內秀出者長豪。』黃山谷詩:『宣城變樣蹲雞距,諸葛名家捋鼠鬚。』
豬毛王佐《文房論》:永樂初,吉水鄭伯清以豬鬃為筆,健而可愛,其心則長。
黃毛《續文獻通考》:朝鮮國貢黃毛筆。
胎髮蕭祭酒,筆用胎髮為柱。唐齊已《送胎髮筆寄仁公》詩:『內惟胎髮外秋豪,綠玉新裁管束牢。』
人鬚張懷瓘《書斷》:『嶺南非煙按:疑缺「無」字兔,嘗有郡牧得其皮,使工人削筆。醉失之,大懼,因剪己鬚為筆,甚善。更使為之,工人辭焉,以實對。遂下令使戶輸人鬚。或不能致,輒責其直。』出《嶺南異物志》。
荊筆《拾遺記》:任末,字叔本。年十四,削荊為筆。
荻筆《南史》:陶弘景四五歲,以荻為筆。
木筆《孔六帖》:于闐以木為筆。
竹絲筆見岳珂《玉楮集》。
仙茅筆見朱竹垞集。
筆之製
《通雅》云:筆有柱、有被、有心、有副。
《妮古錄》云:『筆有四德:銳、齊、健、圓。』《考槃餘事》云:『製筆之法,以尖,齊,圓、健為四德。』
韋誕《筆經》:製筆之法,桀者居前,毳者居後,強者為刃,軟者為輔,參之以檾,束之以管,固以漆液,澤以海藻。濡墨而試,直中繩,句中鉤,方圓中規矩,終日握而不敗,故曰筆妙。
《柳公權帖》:近蒙寄筆,深慰遠情。但出鋒太短,傷於勁硬。所要優柔,出鋒須長,擇豪須細,管不在大,副切須齊。副齊則波掣有憑,管小則運動省力,毛細則點畫無失,鋒長則洪潤自由。
李詡《戒庵漫筆》:兔用肩豪,取其勁也。有全用者,有參半者,故筆有全肩、半肩之號,今筆標作『堅』字,非。筆幹竹,冬管不蛀,交春斫者則蛀。
《避暑錄》:筆出於宣州,自唐惟諸葛一姓,世傳其業。治平、嘉祐前,得諸葛筆者,率以為珍玩。熙寧後,世始用無心散卓筆,其風一變。
山谷《筆說》:宣城諸葛高,繫散卓筆,大概筆長寸半,藏一寸于管中。
東坡云:『近日都下筆皆圓熟少鋒,雖軟美易使,然百字外力輙衰,蓋製豪太熟使然。鬻筆者既利於易敗而多售,買筆者亦利其易使。唯諸葛高獨守舊法。』又云:『繫筆當用生豪。筆成,飯甑中蒸之,熟一斗飯,乃取出。懸水甕上數月,乃可用,此古法也。』又云:『杜君懿膠筆法,藏筆能二三十年。每一百枝,用水銀粉一錢,上皆以沸湯凋研如稀糊,乃以研墨膠筆,永不蠹,且潤軟不燥。』《考槃餘事》:『東坡以黃連煎湯,調輕粉蘸筆頭,候乾收之,則不燥。山谷以川椒黃檗煎湯,磨松煙染筆藏之,尤佳。若有油膩,以皂角湯洗之。』又《文房寶錄》云:『養筆以硫黃酒舒其豪。』
衛夫人《筆陣圖》有云:筆取崇山絕仞中兔豪,八九月收之,筆頭長一寸,管長五寸,鋒齊腰強者。
右軍《筆經》:諸郡兔豪,惟趙國豪中用。趙國平原廣澤,無雜草木,唯有細草,是以兔肥,豪長而銳。須仲秋收之。採豪竟,先用人髮杪數十莖,雜青羊毛並兔毳,裁令齊平,以麻紙裹柱根。次取上豪,薄薄布柱上,令柱不見,然後安之。毛杪合鋒,令長九分,管修二握,須圓正方可。
李陽冰《翰林禁經》有九生法:一生筆,純豪為心,軟而復健。
《山谷題跋》:筆工最難。其擇豪,如郭泰之論士;其頓心著副,如輪扁之斲輪。
製筆謂之茹筆,蓋言其含豪終日也。《笠澤叢書》有《哀茹筆工》詩一首,林逋集有《美葛生所茹筆》詩二篇。元王惲《贈筆工張進中》詩云:『進中本燕產,茹筆鐘樓市。』今製法如故,而茹筆之名隱矣。
《南部新書》:柳公權《筆偈》曰:『圓如錐,捺如鑿,只得入,不得卻。』蓋縛筆要緊,一毛出,即不堪用。
白香山與元微之各有纖鋒細管筆,攜以就試,目為豪錐。見香山《代書百韻》詩注。
柳宗元《楊尚書寄郴筆知是小生本樣今更商榷使盡其功獻長句》云:截玉銛錐作妙形,貯雲含霧到南溟。
《考槃餘事》:舊製筆頭,式如筍尖,最佳。後變為細腰葫蘆樣,當從舊製。
《西京雜記》:漢制,天子筆管以錯寶為跗。
晉《東宮舊事》:皇太子初拜,給漆筆四。
陸機與弟書:在平原嘗按行曹公器物,有琉璃筆一枝。
《拾遺記》:晉武帝以《博物志》成,賜張華麟角筆管,遼西所獻也。
《朝野僉載》;歐陽通以象牙、犀角為筆管。
《五代史》:蘇循獻晉王畫日筆三十管。
《清異錄》:偽唐宜春王從謙,用宣城諸葛筆一枝,酬以十金,號為『翹軒寶帚』。
右軍《筆經》:昔人或以琉璃,象牙為筆管,麗飾則有之,然筆須輕便,重則躓矣。近有人以綠沈漆竹管及鏤管見遺,斯亦可玩,何必金玉。
《梁書》:元帝為湘東王時,記錄忠臣義士文章之美者,用筆有三品:一金管,一銀管,一斑竹管。
《青箱雜記》:紀少瑜嘗夢陸倕以一束青鏤管筆授之。
《珍珠船》:隋高僧敬脫善書大字。筆長三尺,其粗如人臂,乞書者一字而已。
《清異錄》:開元二年,賜宰相寶相枝各二十,斑竹筆管也。花點勻密,紋如兔豪。
頗況詩:手把山中紫羅筆。
段成式寄溫飛卿葫蘆筆管。
《白孔六帖》:李靖五世孫彥方,其舊物有佩筆,以木為管弢,刻金其上,別為環以限其間。筆尚可用也。
《研北雜誌》:袁伯長有李後主所用玉筆,管上有鐫字文,鏤甚精。
《山堂肆考》:唐世舉子入場,嗜利者爭賣健豪圓鋒,其價十倍,號定名筆。
《汗漫錄》:司空圖隱中條山,芟松枝為筆管,曰:『幽人筆當如是。』
《盧氏雜記》:德州王使君椅家有筆一管,粗於常用。刻《從軍行》一幅,人馬,毛髮、屋木、亭台、遠水,無不精絕。似非人工,云用鼠牙刻。崔郎中鋌文有《王氏筆管記》。
《戒庵漫筆》:御用筆,冬用綾裹管,裏襯以緜,春用紫羅,至夏秋用象牙、水晶、玳瑁等:皆內府臨時發出製造。
《通雅》:古有以金、以銀、斑象、玳瑁、玻瓈,鏤金為管,或綠沈漆管,棕竹、紫檀、花梨管,皆不若白竹之便持用。
筆之匠
李仲甫《列仙傳》:仲甫,穎川人。漢桓帝時,賣筆遼東市上,一筆三錢。有錢亦與筆,無錢亦與筆。
韋昶《書斷》:晉韋昶好作筆。王子敬得其筆,歎為絕世。昶字文休,誕兄,官至散騎常侍。
南朝姥《酉陽雜俎》:南朝有姥善作筆,蕭子雲嘗書用,筆心用胎髮。
鐵頭開元中筆匠,能瑩管如玉,莫傳其法。亦見《酉陽雜俎》。
管子文《開元遺事》:『有書生謁李林甫,稱管子文,後化為筆。』《大唐奇事》:『管子文去後,有故舊大筆一,其人攜以白李林甫。林甫以筆置書閣,焚香拜祝。其夕,筆忽化為一五色禽飛去,不知所之。』
黃暉齊己《寄黃暉處士》詩:蒙氏藝傳黃氏子,獨聞相繼得名高。鋒鋩妙奪金雞距,纖利精分玉兔豪。
萇鳳《龍鬚志》:羅隱喜筆工萇鳳,語之曰:『筆,文章貨也。吾當助子取高價。』
汝州士石晉末,汝州有一士,不知姓名。每夜作筆十管,付其家,至曉闔戶而出。面街鑿壁,實以竹筒,如引水者。有人置三十錢,一筆自躍出。以勢力取之,莫得也。筆盡則取錢,攜一壺買酒,吟嘯自若,率常如此。凡三十載,忽去不知所在。又數十年,復有見之者,顏貌如故,人謂之筆仙。
顧筆仙《續文獻通考》:宋顧筆仙鬻筆遇仙,年九十七。一日積葦庭巾,自舉火焚之,乘火雲而去。非煙按:《明一統志》卷十二仙釋作顏筆仙。
諸葛高歐陽公《聖俞惠宣州筆》詩:聖俞,宣城人,能使紫豪筆。宣人諸葛高,世業守不失。
李晸
許頌歐陽公《筆說》:余書惟用李晸筆,雖諸葛高、許頌,皆不如。
葛生林逋集:予頃得宛陵葛生所茹筆十餘筒,其中復得精妙者,二三焉。每用之,如揮百勝之師,橫行於紙墨間,所向無不如意。惜其日久且弊,作詩二篇以錄其功。
吳*
吳說《東坡外集?書吳說筆》云,吳*已亡,其子說,頗得家法。
程弈《東坡志林》:錢塘筆工程弈,所製有三十年前意味,使人作字不知有筆。
李文*東坡詩自注:昔李公擇種竹館中,戲語同舍:『後人指此竹,必曰李文*手植。』劉貢父笑曰:『文*不獨繫筆,亦知種竹耶?』以其姓氏適同,故云爾。
俞俊東坡《覓俞俊筆》詩:筆工近歲說吳俞,李葛虛名總不如。
張武《六硯齋三筆》:山谷《與王直方柬》云『子瞻明日必來,當設硯席於清涼處,多堆佳紙俟之。張武筆,其所喜也。』
杜君懿東坡云:君懿筆,藏二三十年不蠹。
楊仲山谷《與黃斌老書》云:偶得楊仲筆,似可用,漫寄十枚。
吳無至《山谷題跋》:有吳無至者,豪士晏叔原之酒客,今乃賣筆於市,作無心散卓,大小皆可人意。《通雅》引作『吳無星』,恐訛。
張耕老山谷《試張耕老羊毛筆》云:老羝拔穎,霜竹斬幹,雙鉤虛指,八法回腕。張子束筆,無心為朴。雞著金距,鹿戴千角。
嚴永山谷跋《王孝子孫寒山》詩後云:『試嘉陽嚴永獺毛筆。』又跋《與楊景山書古樂府》後云:『邑中老儒楊景山乞書,因取嚴永舊無心棗核筆書。』又有《贈筆工嚴永》帖。在戎州時。
張真山谷跋《戲答陳元輿》詩後云:眉山楊明叔作墨瀋,請作大字,試舒城張真筆。
張通山谷《筆說》:張通既作筆有聲,故書戒之。
郎奇
侍其瑛
李展山谷書《侍其瑛筆》云:南陽張又祖,喜用郎奇棗心散卓。今侍其瑛秀才以紫豪作棗心筆,含墨圓健,恐又祖不得獨貴郎奇而舍侍其也。宣城諸葛高三副筆,鋒雖盡而心故圓。弋陽李展雞距,書蠅頭萬字而不頓。今都下筆師如蝟毛,作無心棗核筆,可告以諸葛高、李展、侍其瑛也。
呂道人
呂大淵
張遇
諸葛元山谷《筆說》:『歙州呂道人,非為貧而作筆,故能工。黟州呂大淵,悟韋仲將作筆法,為余作大小筆二十餘枝,無不可人意。見余家有割餘狨毛,則以作丁香筆,周旋可人。往在僰道,有嚴永者,蒸獺毛為余作三副筆,亦可用。又為余取高麗猩猩毛筆解之,揀去倒豪,別撚心為之,率十六七,用極善。』又云:『張遇丁香筆,撚心極圓,束頡有力,可學徐季海《禹廟》詩字,侍其瑛、諸葛元皆不能也。』
元道甯
吳希照
林為之以上三人,據吳師道《禮部集》,皆見山谷帖。
閻生
李慶
張鼎山谷《林為之送筆戲贈》詩:閻生作三副,規模宣城葛。外貌雖銳澤,豪心或粗糲。巧將希栗尾,拙乃成棗核。李慶縛散卓,含豪能不洩。病在惜白豪,往往半巧拙。小字亦周旋,大字難曲折。時時一毛亂,乃似逆梳髮。張鼎徒有表,徐偃元無骨。模畫記姓名,亦可應倉卒。
鄭友直山谷草書杜詩,試鄭友直筆。見孫退谷《庚子銷夏記》第八卷。
許頔蔡君謨云:宣州諸葛高,造鼠鬚及長心筆絕佳。常州許頔所造二品,亦不減之。
諸葛漸蔡忠惠紀之,見吳禮部集。
柳材
柳東李之儀《姑溪題跋》:元祐中,錢唐倪本敦復通守當塗,抵書相問勞,籍以十筆,其籤云『河東柳材』,試之頗相人。自後訪柳不可得,而念不少輟。異時予得罪流是邦,既到,首幸得償所念。而材乃厯陽人,死已久。得柳東所藝,宛轉抑揚,二十年之負怳然見慰。問之,蓋材族人,於是知淵源有自來也。
屠希晁說之《贈筆處士屠希》詩:『屠希祖是屠牛坦,今日卻屠秋兔豪。自識有心三副健,可憐無補一生勞。』陸放翁詩:『屠希一筆價必千,紹興初載海內傳。高皇愛賞登玉几,求書早暮常差肩。』紹興間,希嘗從駕,四方皆貴希筆,一筒至千錢。
朱元亨陸放翁跋《後山居土長短句》末云:紹興二年正月二十四日雪中試朱元亨筆書。
呂文質樓鑰《攻愧集·贈筆工呂文質》云:四明呂文質,居桃源溪上,多遊浙右,作筆殊佳。在人品中,則賈長頭也。
俞珣樓攻愧《試俞珣長頭筆》詩:倦游俞老入中州,霜兔抽豪飽盛秋。平日相親管城子,結交今得賈長頭。
周壽楊誠齋有《試毘陵周壽墨池樣筆》七古一首。
蔡藻一作澡《朱子》題跋:『蔡藻造筆,能書者識之。因試其所製棗心樣,喜其老而益精。』元吳澄詩所謂『蔡澡朱所褒』是也。
汪伯立《六研齋筆記》:謝塈知徽州,於理廟有椒房之親,貢新安四寶:澄心堂紙,汪伯立筆,李廷珪墨,羊鬭嶺舊坑硯。
仲璋黃伯思《東觀餘論跋干祿字碑》後云:試姑蘇仲璋筆。
賀發《玉楮集·試廬陵賀發竹絲筆》詩:此君素以直節名,延風揖月標韻清。何人心匠出天巧,縷析豪分勻且輕。居然束縛復其始,即墨紆朱封管城。世間官爵豈必計,且幸一家同汗青。
沈俊之《文丞相集》有《沈俊之筆贊》云:厥體孔良,厥心孔端。資汝心匠,達汝心官。
劉遠
謝郎元遺山詩:宣城諸葛寂無聞,前後兩劉新策勳。謝郎神鋒恨太雋,雖然豈不超人群。前劉不知何名。
馮應科吳興馮筆,至與子昂、舜舉擅名三絕。吳澄《謝馮筆》詩:『坡公詫葛吳,蔡澡朱所褒。邇來浙西馮,聲實相朋曹。』仇遠詩:『精藝惟數馮應科。』
張進中字子正。淇上王仲謀、上黨宋齊彥、吳興趙子昂,皆與之遊。以一筆工,而數得持筆入禁中。見元王士熙《張進中墓表》。王惲有《贈進中》詩。
吳昇
姚愷
陸震
楊鼎
楊茂林
沈秀榮仇遠《金淵集?贈溧水楊老》詩:『浙間筆工麻粟多,精藝惟數馮應科。吳昇姚愷已難得,陸震楊鼎相肩摩。中山博士子墨卿,貽書薦至楊茂林。』又《贈沈秀榮》詩:『近知沈子藝稀有,洗擇圓齊易入手。不論兔穎與羊毛,染墨試之能耐久。』
潘又新郭畀天錫《客杭日記》:客有惠杭州潘又新筆者,書小楷數千而不伐,可愛可愛。
范君用郭天錫有《贈筆工範君用》七律。
范君實張伯雨有《贈筆生範君實》詩。
溫生王冕元章有《謝友惠溫生筆》詩。
許文瑤張光弼有《贈製筆生許文瑤》七古,見《文苑四先生集》。
周伯溫錢竹汀少詹跋鐘鼎款識云:其墨蹟,元時為謝長源所得,有周公謹、趙子昂、柯敬仲、周伯溫、斡克莊、達兼善、王止仲諸人題識。克莊之跋云:『至正元年後五月廿二日,在武林驛,以潘雲谷墨試張掖周伯溫所遺黃羊尾毛筆。』伯溫,名沙剌班,出宿衛起家,厯江西肅*廉訪使。嘗與克莊同修遼、金、宋三史。西北之境有黃羊焉,相傳西夏有國時,嘗取其尾豪為筆。歲久亡其法,伯溫以意命工製之,館閣諸公多為賦詩。蓋色目之好事者。
陸文寶明陸樹聲《清暑筆談》:國初吳興筆工陸文寶,醞藉喜交名士。楊鐵老為著《穎命》,託以秦中書令制官。復自注:『中書令,秦無此官。』
陸繼翁曾棨贈詩:美哉文寶名已久,當有家法傳繼翁。
施文用《戎庵漫筆》:弘洽時,吳興筆工造筆進御,有細刻小標記云『筆匠施阿牛』。孝宗鄙其名,易之曰『施文用』。
劉節文
傅子封解縉有《贈筆工劉節文》七古,甘彥初有《贈筆工傅子封》七律,並見《文苑四先生集》。
許穎常州人。
王古用湖人,住南京。
鄭伯清吉水人。
張天錫吳興人。以上四人見《通雅》,言與陸繼翁同時。
張文貴《考槃餘事》:畫筆以杭之張文貴為首稱。
錢叟朱竹垞集有《贈筆工錢叟序》:我朝名人詩文集中,標筆工姓名者當復不少,予寡陋疏懶,不能遍檢錄出。倘有好事者為予補之,則幸甚。
劉必通
孫枝發今世京師散卓水筆,此二家最擅名。
夏岐山
沈茂才
潘岳南
王諤廷
陸錫三
姚天翼
沈秀章
王天章
陸世名以上九人予常用其筆,岐山、岳南製尤佳。予悼之云:『曾聞筆是文章貨,健銳圓齊製必良。可惜夏潘亡已久,一番抽管一悲涼。』『陸沈姚王亦有聞,試來畢竟未精純,評量記取涪翁說,李慶閻生是等倫。』
彤管有煒,說懌女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