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浅的酒杯承载心事,两三杯淡酒细品人间往事。昆山人爱酒,更爱品酒。
水乡佳酿让人尽情地感受烟雨江南,梦里水乡的意境。
工匠之心酿造传世美酒
怀着敬仰、好奇的心来周庄,尚未入沈府,便被推荐先去了源丰顺——一家只售卖老酒的地方。当地人说,想读懂江南,先读懂人,想读懂人,要先饮一杯待客的酒。店铺隐在条条巷巷的道路两旁,不张扬不喧闹,有一股“静水深流”的禅意。
店铺依然保持着前殿后坊的营生模式。前幢第一进是店堂,斜挂的酒葫芦旁黑底的木板上,金字上书:“万三十月白”。古老的大肚红布的酒坛有条不紊的摆放在店中,所承之物并非只有万三十月白,还有万三*酒,花雕酒和米酒。*酒和花雕在冬季都是养身暖胃的上品。周庄之水,柔情万般,韵味十足。以此佳水酿造的万三酒系列自然味道香醇,别具一番水乡滋味。
第二进是加工制作的作坊,里面陈列着各种酿酒工具,直观的体验仿佛可以一眼看到几个人,甚至十几个人在这里忙碌的身影。顺着木制的楼梯往上,陈列着各种各样的*酒器皿,俨然一座酒文化博物馆。
周庄盛产稻米,旧时酿酒行业十分发达,仅*酒一项,年产就达千万甏,其中白酒最佳。制作方法是:用新糯米燕成饭,调入酒药后,置于缸中,等它成为酒酿,漉去酒糟,再加河水贮于甏中,然后将甏置于墙壁旁。过月余,则成为色清味美的“靠壁清”。这种白酒又以农历十月所酿制的为珍品,人们便称之为“十月白”。据清《周庄镇志》记载:“有木渎酒家邀此间酒工往彼酿之,味终远逊,良由南湖蚬江之水使然耳。
“十月白”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初曾与周庄另一著名特产庄炉同在巴拿马博览会上喜获金奖。
觥筹交错再现古时商业繁华
沈万三时常以自家酿造的*酒招待贵宾,宴请亲友,此酒味美无不被人称颂。当年沈万三出海通商之时,必随船队携带此酒。一则可在漫漫旅途中慰藉心中的思乡之情,二则以此酒解除途中疲惫,且驱除寒冷海风的侵体。后来出海之时沈万三也将自酿的美酒赠与他人,广结天下好友。慢慢的,万三酒也收获了一大批属于自己的“粉丝”。
或许我们再也无法复原当年沈万三携酒与哪些人共饮,但至少遵循古法制作的万三酒,尚可将沈万三最爱的味道保留至今。喝一杯酒,静心品味。看着窗外怡人的风景,体会沈万三当年的心境,也算与他共饮一坛美酒了,不是吗?
原住民热情好客邀杯浅酌
江南的酒入口绵柔,细品之后一丝甘甜留在唇齿间。若是遇上好客的原住民,定会拿出准备过节时饮的酒招待你。暖色的灯光下红色的圆木桌上,有几处已经显出原木的颜色,桌上摆着原住民刚做好的鱼和虾。
一家之主替你倒上一杯万三酒,嘱咐你不必一口干,要一口一口的品才有味道。谈笑间一两杯下肚,恍惚间竟也有些醉眼微醺,方才明白什么叫酒不醉人,人自醉。
时至今日江南水乡仍旧流行着节庆团圆、婚庆喜宴喝酒的习俗。尤其是又到一年春节时,合家团圆,饭桌上必定是少不了这万三十月白和万三*酒。
饮酒雅兴世代传承
江南水乡人饮酒的雅兴自古流传,在昆山的各个饭店中,依然可以品尝到美酒的甘洌。其中尤以万三家宴席间的*酒最受欢迎。正值冬品“鲜”的时节,一边喝着暖身的*酒,一边品尝水乡美味,着实是一次享受。外地而来的游客行至阳澄湖品蟹时也喜欢喝上一点*酒,蟹属凉,搭配*酒既可以驱寒还可以让蟹肉更鲜美。
昆山的酒文化远不止如此。随着昆山的经济发展,走上越来越国际化的道路,昆山的酒吧文化也渐渐兴起。最引
当夜幕降临,漆黑的小河在朱红灯笼与迷幻霓彩的照耀下,更如黑曜石般闪闪动人。这里吸引着年轻族群喜爱轻松热闹的人群,人们用酒活跃着气氛,也用酒和新朋友变得熟络。
(更多旅游资讯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