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治白癜风什么方法好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6126358.html“清晨蜡屐天平去,兴尽归来落照斜。春为游人留纪念,满山开遍杜鹃花。”民国初年的一个暮春,吴中诗人徐日堃(kūn)偕友登临天平山,在山中流连竟日,兴尽归来吟成小诗一首,漫山遍野盛开的杜鹃花,绝不逊色于深秋热烈的丹枫,让诗人感觉不虚此行。
上图△[清]恽寿平花卉图册
下图△[明]边文进春花三喜图轴
杜鹃花跻身中国十大名花之列,有着“花中皇后”“花中西施”之誉,其花色红艳如玛瑙,迎风玉立、娇艳欲滴、花瓣密密匝匝,相互依偎、竟相辉映、空灵含蓄、如诗如画。
杜鹃既是花名,又是鸟名,周瘦鹃先生曾讲过一个有趣故事,据说是蜀王杜宇称帝,号望帝,那时荆州有一个死而复生的人,名鳖灵,望帝立以为相。几年后,望帝因他功高,就让位于他,自己则隐居修道。望帝羽化为杜鹃,到了春天,总要悲啼起来。唐代诗人李商隐《锦瑟》中“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的句子,用的正是这个典故。
据说,杜鹃的啼声,是在说“不如归去”。因此古诗词中就有不少以此为题材的,如宋代范仲淹诗云:夜入翠烟啼,昼寻芳树飞。春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
在民间传说中,杜鹃日夜哀鸣啼血,化为漫山繁花,此花便是杜鹃。
李白晚年漂泊江南,在安徽宣城见到漫山遍野的杜鹃花,想起了这段故事,遂写下: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南宋杨万里在《杜鹃花》诗中也有相似的感慨:泣露啼红作麽生,开时偏值杜鹃声。杜鹃口血能多少,不是征人泪滴成。
我国最早关于杜鹃花的记载见于汉代《神农本草经》,当时被称为“羊踯躅”,也叫闹羊花,是一个开黄花的品种,据说治疗关节炎等病症有奇效。
此后,人们注意到红艳的杜鹃花与石榴花色相近,故称之为“山石榴”。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山石榴寄元九》中写道:“山石榴,一名山踯躅,一名杜鹃花,杜鹃啼时花扑扑。”
杜鹃花还有另一个著名的别称——映山红。据宋代《格物总论》记载:杜鹃花一名山石榴,一名山踯躅,蜀人号日映山红。
杜鹃花品类丰富,花色明艳,主要有红、白、紫、黄、绿、蓝、粉、复色等色系,仅红色系又可分出鲜红、淡红、杏红、紫红等。
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杜鹃花开始被移入庭园,并开始了人工驯化过程。到了宋代,杜鹃花更为风靡,大文豪苏轼在《菩提寺南堂杜鹃花》中写道:“南漪杜鹃天下无,披香殿上红氍毹。鹤林兵火真一梦,不归阆苑归西湖。”
苏州人历来十分重视杜鹃花的栽培和欣赏。据明代太仓人王世懋《学圃杂疏·花疏》记栽,苏州的杜鹃花品种由浙江传入,并且当时已有盆栽杜鹃花。文震亨《长物志》记载“杜鹃,花极浪漫……花时移置几案间。”
成书于清道光年间,吴县人顾禄所著《桐桥倚棹录》中,提到了“洋茶、洋鹃、山茶、山鹃”等花卉品种,说明此时在苏州的园林、庭院中,人们已能欣赏到渡海而来的杜鹃花新品。
“何须名苑看春风,一路山花不负侬。日日锦江呈锦样,清溪倒照映山红。”暮春三月,寄情山水,眼下恰逢其时。天平山的杜鹃花目前已进入盛花期,忧乐坊、桃花涧、小孤山、听莺阁……皆是绝佳赏花处,六十余个品种的杜鹃花争奇斗艳,脉脉含情。清风过处,花枝摇曳,蜂蝶飞舞,绝对是苏州山野间不容错过的春色。
本文来自:苏州园林研究所,版权归其所有,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