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最专业的医院 https://m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诞生一两个英雄好汉可能是某种偶然,雨后春笋般批量诞生英雄好汉一定有深厚的民间土壤。如果民间缺少侠义文化的积淀,梁山好汉就没有适宜生存、生长的水土气候。那样的话,即便出来几个鲁智深,也会成为孤独的极少数,在吃瓜群众冷漠的围观中忧伤地倒下或者寒心地离去。在读到“杨志卖刀”一节的时候,这种感受如水一般漫来。
俗话说,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口袋里空空荡荡的杨志,连买个烧饼的钱都搜刮不出来了。无奈之际,只好把祖上传下来的宝刀拿到东京大街上售卖。遇上个短命的地痞牛二,让杨志闹出一场人命官司。在宰杀牛二的前前后后,大宋朝吃瓜群众的表现让人眼前一亮。
大宋朝吃瓜群众一开始的表现几乎跟我们当代吃瓜群众别无二致,见了坏人能躲就躲。但在躲的同时还能口中报警,提醒其他未知者也迅速躲避,已经有点儿推己及人的意思了。当牛二去州桥下香椒铺里讨了二十文当三钱非要杨志试刀,事态的发展方向不明朗,大宋朝吃瓜群众就在一边暂时吃瓜,没有任何表态。待看到杨志只一刀把铜钱剁做两半,大宋吃瓜群众开始喝彩。这一次喝彩,是为宝刀之锋利。
当杨志吹刀断发,这一次喝彩,已经不只是为宝刀之锋利,因为刚刚牛二骂大家“喝甚么鸟采!”,所以这一次喝彩还有对牛二起哄的意思。对坏人起哄,已经不是明哲保身高高挂起而是跃跃欲试地要站队了。
牛二被围观,表演更卖劲,开始跟杨志动粗。这时候的大宋吃瓜群众并没有被写成高大上的觉醒人民,也害怕,也担心。但在杨志有可能面临危险时,他们至少做到了没有再起哄,也没有准备看杨志这个低端人口的笑话。而杨志杀了牛二的结局出乎他们的意料,一个“慌忙”,写出了他们由对杨志可能被欺负的担心变成了对杨志可能吃打官司的忧心。一个“径投”,写出了他们为了证明杨志的被迫而由看客走上前台的毫不迟疑。不用杨志央求,不用等官府寻访,大宋吃瓜群众的急公好义终于在最关键的时刻展现出来。接下来,他们跟杨志一起到公堂,这些甘愿陪伴杨志上衙门的“众人”,不一定都是闲人,他们可能也有手头的买卖要做,也有城郊的亲戚要走,也有家中的妻儿在等,但他们没有管那么多理由,因为觉得该站出来,就站出来了。
仅仅是上堂作证还不算,他们还冒着被当作嫌疑犯的危险。明明是杨志一人所为,哪来“众邻舍一干人犯”?分明是开封府官员在不明真相之前把一些陪同前来的吃瓜群众当同案犯了。这样的麻烦,没有急公好义之心,谁愿意惹?
大街上的看客为了事不关己的杨志走到了台上,还不是围观的结束,押牢、禁子、节级、推司,这些体制内的基层公务员一个个良知未泯,正义感不死,各用自己的方式对杨志表达敬意。天汉州桥下众人更是发起民间道义募捐,为一个陌生人凑出真金白银。
当“一时斗殴杀伤,误伤人命”的杨志被监押上路,有情有义的大宋吃瓜群众拿着募捐来的银两等候。吃瓜群众如同家人般殷殷叮嘱公人照顾杨志,两个公人同样不含糊,一句“我两个也知他是好汉”已经显出了明辨是非的可贵的底线。
鲁迅先生笔下多写中国看客,其情状多不忍睹。在《娜拉走后怎样》一文中,鲁迅先生说:“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牺牲上场,如果显得慷慨,他们就看了悲壮剧;如果显得觳觫,他们就看了滑稽剧。北京的羊肉铺常有几个人张嘴看剥羊,仿佛颇为愉快,人的牺牲能给他们的益处,也不过如此。而况事后走不几步,他们并这一点也就忘了。”鲁迅先生说这话是在一九二三年,到了我们现在,已经将要百年,中国的看客不仅更加麻木,而且更加冷漠。围观绝望的女孩在楼顶轻生,他们会兴高采烈地喊:“快跳啊!快啊!”遇到暴徒欺凌妇幼老弱,他们会视若无睹地走开。即使被救的人,也不会为救他的英雄到警察那里作证。……在大宋吃瓜群众这里,我不期遇上这样暖心的一幕。我们中国人原来可以这样。我们中国人,还可以这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