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羊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人物传说韩信和张仲景 [复制链接]

1#

韩信之死

韩信保着刘邦打败了霸王项羽,被刘邦封为三齐王。

韩信做了三齐王,觉得自己功高盖世,谁都看不到眼里,就连万岁的旨意也不放在心上。要不就是装病不参朝*,要不就挑鼻子程眼,鸡蛋里硬挑脆骨,闹得刘邦拿他没办法。刘邦成天价愁眉不展,唉声叹气。吕娘娘不知原因,就问他:“万岁,心里有嘛过不去的?”

“别提了,韩信尽给我出难题。”

“三齐王大,还是万岁大,你要他的脑袋还不是一句话。”

“要杀大臣可不是闹着玩的,闹不好,乱了套不好收拾。”

“得事抓他个一脚之错,斩了他。”

刘邦听了夫人的话觉得是个好办法。打算当着众文武和韩信谈论朝*,到时候抓他的辫子。

有一天早朝,刘邦见韩信也来了,当众宣布:“现在朝里吃闲饭的人太多,得放一批这样的人回家。”接着他问韩信:“三齐王觉得怎样?”

韩信见刘邦脸色不对,知道是针对自己来的,说话加了小心。他出班说道:“想当初,这班子文武大臣为了大汉的江山南征北战,东挡西杀,个个立下了汗马功劳。既然现在用不着这么多人了,你看着该取消谁就取消谁吧。”韩信这么一说,把刘邦说得有点心慈面软了。一思想,当年韩信为自己吃了不少苦,打仗很卖力气,现在要是把他除治了,觉着实在不妥当。就说:“韩将*,你老迈年高,朝里暂时用不着你,你就回家为民养老去吧。嘛时候用着你,嘛时候再调你回朝。”

“臣遵旨。”

就这样,刘邦把韩信罢回去了。韩信带着家眷走到半路途中,遇见刘邦的吕娘娘,吕娘娘问韩信:“齐王,你要到哪去?”

“老朽在朝里没用了,回家为民养老哇。没让万岁斩了,临了落个囫囵尸首还算便宜!”

吕娘娘回到京城,见到刘邦提起了韩信,说:“韩信这人不可留,留来留去留祸头。事到如今,还不如趁早把他一刀两断就安生了。要不,你的江山早晚还得落在他的手里。”

刘邦搁不住娘娘直吹枕头风,下旨派人调韩信进京。韩信一进京就被拿住,说他反对朝纲,有谋反的野心,就把他杀了。

张仲景治穷病

汉朝有个叫张仲景的先生,人称他是神医。有一年,*河中下游一带遭了大旱,地里寸草不长,粮食颗粒没收。眼看富人们快要吊起锅来,穷人们更戗不了,饿死的、病死的不计其数。人们看病没钱,张仲景赊药给人们治病。眼看着药架上的药快要赊光了,正愁着没办法。

一天早晨,张仲景还没有起炕,就听着有人敲门。知道又有人来看病,忙叫徒弟去开门。徒弟把门一开,见门口站着个十五、六岁的孩子,那孩子穿着一身破乎乎的衣裳,面色焦*、骨瘦如柴、头发猴长。

这孩子是来找张仲景治穷病的。他父母都病死了,家里连房子都遭光了,他就住在一座破庙里。每天到地里挖野菜充饥

这孩于从宿庙人的嘴里听说张件最给和怎么怎么沾,,就想,他能给别人治病,我看看他能不能治我这穷病。他来到张仲最药店门口,敲了敲门就等着。吱吼一声门开了。徒弟开口就问:“你敲门千嘛?”

“张先生在家不?”“找他千嘛?”“找他看病。”“在里边哩,你进来吧。”张仲景刚穿好衣袋,见徒弟领回个小孩,见他那弱气劲儿,就知道是穷人家的。“找我有什么事?”“给我看看病吧。“你有嘛病?”“我身上没有病,就是有个穷病。张先生,你想法给我治治这个病吧,早点让我有个出头的好日子。”张仲景见小孩来求他治穷病,遭了正经难:我行了多半辈子医,嘛病都治过,就是没有治过究病。医书上根本就没有这种病。这穷病是生活所迫,我又没有权势,可治不了。他看着小孩直皱眉头。那小孩见他不说长也不道短,扑腾就给他跪下了。“你救救我吧,莫非得叫我活活饿死啊!”“起来,起来,快起来,我先给你拿点物件吃。’

张仲景拉起孩子,给他拿过两个窝头。小孩子早饿坏了,接过来,眼里噙着泪花,工夫不大就狼吞虎咽地吃了。

“张先生,你给我开个方子,治治我的穷病吧。”

张仲景笑着对小孩说:“好,我给你处个方。”他拿起笔来唰唰写了八个大字:毛草满屋当然就富。小孩拿起药方看了看就走了。他回到破庙找了些他那么大的孩子们,到处刨毛草根这儿刨光了,又到别处去刨。破庙的屋里,院里都堆满了,庙外四圆遵儿也堆了好多好多。

毛草的根是味中药。张仲景懂医学,对天文地里也很有研究。他看着气候干燥,料知第二年春天必有瘟疫蔓延,还知道毛草根有活血祛热功能,治瘟疫病有特效。到时候非用这味药不行。果不然,第二年春天,这一带闹起了瘟疫,越传得病的人越多,尽一窝一窝的死。

张仲景利用毛草根治好了很多瘟疫病人。起初别的医生们不敢在药方上加毛根,后来看了张仲景的药方,见上面都有毛根三钱或四钱,也在药方里加了毛根。这么一闹毛根就紧张了。得病的人多,开毛根药方的医生也多了,毛根起了行。那庙里的小孩得了快买卖。毛根卖光了,手里攒了好多钱,他又置房子又置地,还娶了好看媳妇。小伙子挺有良心。有一天,他带了好多银子去感谢张仲景,还给张仲景挂了一块大匾,匾上写着五个大字:“神医治穷病”。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