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白癜风公益 http://m.39.net/pf/a_4830977.html刀尖药是什么呢?一听这个名字,我想大家就能猜到这个药应该是与刀伤之类的有关。说来有趣的事,刀尖药更是与甲骨文有关。这一听,大家可能就觉得云里雾里了,下面请听日航君为您分解。
一、刀尖药是什么?
刀尖药,大家一听就能感觉到这应该是和治疗刀伤的药有关。确实,刀尖药还有一个别名叫做金疮药,就是大家在小说之中经常看到了治疗刀伤、箭伤的药物。这个刀尖药的配方是这样的:
“雄土鳖四钱,胆南星五钱,血竭五钱,没药八钱,马钱子九个,龙骨三钱,南红花五钱,川羌活三钱,螃蟹骨三钱,当归三钱,净乳香一两,口防风五钱,白芷五钱,升麻五钱,菖蒲三钱,川芎四钱。”
这个方子是我从网上摘录的,其真实性我不敢保证,大家最好不要试。然后在其中有一样很奇特的药物叫做龙骨。这龙骨真的就是龙的骨头吗?
龙骨不是龙的骨头,它更多的是一种古代的骨骼化石。属于一种骨骼药材。而这个龙骨,则与我们今日的甲骨文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甲骨文的发现与龙骨
有句话说得好,“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这龙骨在我们一般人看来,可能就是普普通通、平平无奇的骨头片子;在这个中医看来,就是有着奇效的中医药材;而在这个学者看来,他就能发现其中的甲骨文。
最早发现这个甲骨文的人,叫做王懿荣。
话说在清朝光绪年间,古董商、金石学家王懿荣,是当时最高学府国子监祭酒。有一次王懿荣得了腰伤,就去抓跌打损伤的药,其中就有龙骨。王懿荣看见一味中药叫龙骨,上面还刻着字,就觉得很奇怪,就翻看药渣,没想到上面居然有一种看似文字的图案。
于是他把所有的龙骨都买了下来,发现每片龙骨上都有相似的图案。他把这些奇怪的图案画下来,经过长时间的研究他确信这是一种文字,而且比较完善,应该是殷商时期的。后来,人们找到了龙骨出土的地方--河南安阳小屯村,那里又出土了一大批龙骨。因为这些龙骨主要是龟类兽类的甲骨,是以人将它们命名为甲骨文,研究它的学科就叫做甲骨学。另当时药店疏龙骨有规定,带字的不要,所以王不可能在药中看到。范寿轩先将龙骨卖予王襄,王襄无力全部购买,余下的范带到北京卖与王懿荣。
由于药铺老板拒收上面有刻画痕迹的龙骨,小屯村的农民就用小刀将上面的痕迹刮掉,以6文钱一斤的价格,将挖出的龙骨卖给药铺。于是许许多多的商代史料被磨成粉,当作药吃进肚里,这就是所谓的人吞商史。
因为王懿荣的重大发现,很多古董商人就动了心思了。毕竟这个甲骨文当作中药材卖,那价格没有多少;但是如果当作这个古董卖,那么这个价格就高了。于是很多古董商人开始悄悄囤积这个甲骨片,然后用以暴富。
因此虽然很多学者研究甲骨文,但是他们根本不知道甲骨片是从哪里来的。这个秘密最终是被罗振玉所发现的,罗振玉发现这些甲骨片基本上都来自于河南安阳一带。
此后我国涌现出了一批批研究甲骨文的专家,其中最为出名的号称“甲骨四堂”,他们分别为:罗振玉、王国维、董作宾、郭沫若。
当然了,在这种情况之下,龙骨就开始不作为一种药物使用了,因为它身上有着更大的学术价值。同时越来越多的外国金疮药传入中国,它们的效果也丝毫不逊色于中药,就这样中国金创药也开始了逐渐没落。
三、甲骨文发现的意义是什么?
甲骨文的发现,对于中华文明有着无与伦比的意义。在晚清民国,有非常流行的风气那就是“疑古”风气。这个疑古之风有多厉害呢?按照当时人的想法,夏商周那就是一刀切,历史上不存在的。
后来为什么重新承认了商代?那就是感谢两批人,一批人就是我们上面说的以甲骨四堂为代表的学者,一批人就是以李济等人为代表的考古学者。在地上文献以及地下文献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终于确定了商代的存在。疑古学派的学者也都是拿得起,放得下的好汉子,他们也纷纷承认商代的存在。
因此可以说,甲骨文的发现是有着自身非常大的价值的。
文:日航通鉴图:来自网络与站内,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