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课堂开课
已经有一段时间了,
同学们,
你们都进入状态了吗?
如何让这个特别的学期
过得更有意义?
下面这些有心的珠海同学
给出了答案!
在适应网课学习之余,
斗门一中的陈炯年同学特地
制作了一段暖心的小视频,
视频是他自己剪辑的,
在和爸爸妈妈一起出门的短暂时间里,
他突然想顺便带上相机
记录一下这个特殊的时刻。
他说,
拍摄时看到街上很冷清,
感觉有点心痛。
但是他相信自己的国家,
相信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硬仗!
点击观看↓
视频中亮起的那一句
“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寄予的是他深切的心声,
更是由衷地祝愿。
华中师大珠海附中的薛贺天同学
则用自己的一技之长
为大家献上了一首英文歌,
表达了自己的美好祝愿:
你听出来是什么歌了吗?
除了薛同学,
还有不少同学都用唱英文歌的方式
来锻炼自己的听说能力!
珠海中山大学附属中学的
王沐川同学
将自己上网课的趣事写成了日记,
不仅锻炼了写作水平,
更记录了这段特别的上课经历:
记得有一节课,老师放出题目让我们去做。在思考的同时,我也不忘一直看着屏幕。虽说老师并没有什么动作,但不时有窸窸窣窣的声音透过屏幕,从千米外传过来。
我一时有些出神,正好奇着那边的动静,忍不住想撕开幻灯片,跨到那边看看到底有什么事。不一会儿,我便听到有人在屏幕那边来回踱步,发出“哒哒”的声音。我不禁更加好奇,是什么事让讲课时有条不紊的老师如此焦虑?
不一会儿,屏幕那边传来女老师有些心虚的轻轻的声音:“我……那个……是不是讲得太快了?”我登时有些发愣,紧接着我又听见她更小声地说了一句:“怎么还有6分钟?!”我“噗”地一声,再也憋不住,笑了出来。
没想到,看上去那样严肃而一丝不苟的老师,却也和上课时的我们一样,期盼着下课时分的到来。
我们上课时,在消耗自己的精力,而讲台上的老师,又何尝不是?
人人都为人。我们这样的少年有少年的烦恼,老师那样的青年有青年的忧愁。各个年龄段有各个年龄段的思想,有各个年龄段的目标。小时候的我总想着何时长大,而长大了的爸爸妈妈却总是回忆童年多么美好;小时候的我希望像爸爸妈妈那样可以随时随地地花钱,而长大了的爸爸妈妈却渴望着像我那样可以自由自在地疯跑。
所以,其实我们没有必要像大人那样“逍遥”,少年自有年少的潇洒。
每个人自有每个人的“活法”,也许别人的并不适合你。但不管怎样,不羡他人,不慕过去,不惧未来,不愧于心,就会每一天都“阳光正好”!
珠海中山大学附属中学的
伍晓乐同学
则写了首诗《一条线》,
来致敬网线另一端的老师们:
有这么一条线,它可长可短
它可以很长,一直连接到地球的另一端
它可以很短,短到只有两三米
线的一端,是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
他是紧张,是激动,还是兴奋?
孔子的门人,做梦也想不到
有一天讲课时旁边空无一人
线的另一端,分成了无数条线
这些线穿过重重阻碍
到了你家,我家,他的家
于是,成千上万双专注的眼睛
一份份五颜六色的笔记
或许,相隔数千里
那根线却让我们挨得更近
那只是一根线吗?
不,那是我们对知识的渴望
更是老师的敬业和担当
一条线,
传递着我们共同的祈愿
和风中学的余嘉城同学
决定趁着这次机会,
利用难得的自学时间
“悄悄拔尖”,
一起来围观他的学习计划:
先来说说我的生活日常吧,每天6:30的闹钟准时响起“叮叮叮咛~”我应声而起。洗漱完之后,我会给自己30分钟的时间背英语单词。然后再用20分钟看一些老师介绍的书籍,用日记本记录自己看完书的感受或者记录一些我觉得优美的词语或句子,以便以后写作文能够有足够的积累。一切准备完成后,我准时坐在书桌前,观看老师们的教学直播。
我有着随手记录笔记的习惯,手上总有一本小小的笔记本。当然,衣袋里还有一只静静躺着的笔。我还会将老师反复说的知识点记录下来,因为我认为老师反复强调的一定是在提示我们,现在所讲的是重点知识点。现在的网上授课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当你来不及记笔记时,你还可以先截屏下来。课后再将截屏找出来补齐笔记,这样既不用麻烦老师,还可以将笔记的内容补齐完整。
在我上课时,我会写一句励志语句贴在我的书桌上。每当我上课出神时,一抬头看见那张便利贴就能感觉到它好像在监督着,同时也在鼓励我,给我信心。也可以写一些名人的励志语句,这样也可以方便我们积累用在作文上。但我们也一定要专心上课,只有集中注意力,才能跟上老师的思路,顺着老师的思路去做题,你就会发现这些题目就很容易解决了。养成这样一个好习惯,学习效率就会变得更高,有了成就感你才会对学习更感兴趣。
我制定了一个计划,就是用这个寒假里养成能够及时复习的学习习惯。及时复习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让我们更加牢固地记住老师讲的所有知识点。俗话说“温故而知新”,就是说,复习过去的知识能得到很多新的收获。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成绩,还可以使我们的记忆力有所提高。
中午午休的时间,吃完饭后,睡半个小时的午觉,能够让我在下午的课程中不会犯困,反而还会精神充沛,充满了学习的动力。所以说,在学习中,劳逸结合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习惯。
一天的课程结束后,我还会跟朋友讨论一些课上没听懂的题目,大家就可以在欢乐中解决一些难题。高中一定要努力,有不懂的就问,以后就可以举一反三,解出更多难题。
想偷懒的人总有同样的抱怨,
但努力的人各有各的努力!
在你吐槽网络课程弊端的时候,
珠海市斗门一中的同学们
已经记下了满满当当的听课笔记:
珠海市广东实验中学金湾学校
同学们的笔记,
同样也是一丝不苟↓
作为一个好动的男孩,
李兆南纪念小学的*智轩同学
每天都坚持写“宅家日记”,
也每天都盼望着出去玩。
作为一名小学生,
他在宅家的日子里
又有哪些新的感悟呢?
年2月4日 星期二 小雨
宅家已经有两个星期了,今天又下了点小雨,很冷。
我今天的心情也像这天气一样,阴沉沉的。
截至2月3日12时,珠海市感染新冠病*确诊病例累计55例,全国确诊多例。听到这样的消息,我对于这看不见的杀手感到了一点恐慌,我们就没法对付它吗?晚上,我又准时收听了汪诘老师的《科学有故事》节目。汪诘老师从科学的角度告知我们不要盲目道听途说,要从“信源”上去理解外来信息,而且对于“新冠病*”采取科学的手段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
我的心也慢慢安稳下来,真希望疫情快点结束!
年2月10日 星期一 阴
今天,我好像还是做着昨天一样的事情:读书、做点家务、看看电视、来点室内运动、陪妈妈在珠海发布的网站上抢购口罩。我似乎已经很习惯这样的宅家生活。
每天
“疫情”仍然没有结束,我的宅家日记还在更新。
虽然,我心里还是很想出去玩,但我也能静下心来宅在家里做点有意义的事情,关心着武汉,关心着“疫情”。我知道战“疫”要有耐心,我知道战“疫”要感谢“逆行英雄”的仁心,我更知道战“疫”要依靠我们的信心!
战“疫”胜利,正越来越近!
珠海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的
许锦文同学
更加理解自己的父母,
在宅家期间和父母的关系
也有了质的提升:
在家中,我一如既往早早的起床,就看见妈妈在客厅里打扫卫生,弯着腰略显狼狈的在打扫桌子下的灰尘,我久久望着妈妈,发现她发鬓边的白发,才觉得妈妈真的老了。我起床后,吃完早餐,替妈妈打扫她够不着的地方,替她打扫需要弯着腰的地方。老爸出去买菜,我看见他没戴口罩,特意叮嘱老爸说:“现在疫情这么严重,一定要做好防范工作,不要马马虎虎”,老爸听了我的叮嘱,乖乖戴上口罩然后去买菜。
老爸买完菜回来之后,我让老爸去帮妈妈做家务,我来掌勺,亲自给老爸和妈妈下厨,长这么大,这也是爸妈不多地品尝我做的菜。吃完饭后我去预习功课,做练习。
疫情来袭的日子,虽然不能出去玩耍,但却也增进了我和爸妈的感情。
还有许多市一职的同学
选择了坚守实习岗位,
在保障自身安全的情况下,
积极参与疫情防控!
电商班的林小芳同学
实习于广东省广播电视
网络股份有限公司珠海分公司,
新年期间,
她放弃了与家人的团圆聚乐
为有需要的同事顶班。
为了让其他同事能提前
赶上最后一班车,
她默默地跟着后台,
坚持到最后一分钟才下班。
她说:
这次疫情是一场特殊的“战疫”,也是对我们实习生的一次考验,在实习期间能有机会与大家共同进退面对困难,将是我毕业时最好的收获。
最后,
华中师大珠海附中的崔登临
和我们分享了他
对于这次“长假”的感悟:
看了这么多,你是不是
觉得不应该再虚度时间了呢?
希望大家都能
不负春光,好好学习!
让我们校园再见!
来源:以上各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